1、承包林地到期了如何处置
承包林地到期后,一般需要与村委进行协商,以重新签订承包协议。这一步骤是确保双方权益得到保障的基础。
1.在协商过程中,双方应明确林地的近况、将来的用法规划与承包成本的调整等重点事情。假如双方可以达成一致,那样可以重新签订承包协议,继续对林地进行承包经营。
2.在重新签订协议时,应严格遵守《中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有关规定。比如,承包策略的拟订、公布、讨论通过与推行等程序都应依法进行,以确保承包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林地承包期限有关法律规定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一条明确指出,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这一规定充分考虑了林地的特殊性和林业生产的长期性。
1.与耕地相比,林地一般成长着多年生的乔木、竹类、灌木等,其成长期和收益期都较长,因此需要更长的承包期限来保障承包方的权益。
2.对于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还可以延长。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可以依据不同林地的实质状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3.法律还规定了在法律推行前已经根据国家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的规定承包的林地,包含承包期限长于法律规定的,在法律推行后继续有效。
3、林地承包期需要注意的地方及咨询
在林地承包期限内,承包方应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合理用和保护林地资源。同时,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事情:
1.准时知道林地政策和法规的变化,确保我们的承包行为符合法律需要。
2.按期对林地进行管理和维护,法律快车提醒,维持林地的生产能力和生态效益。
3.在承包期限内,如需对林地进行重大改变或出售承包权,应事先与村委或有关部门进行交流和协商。